世铭集团

首页>新闻>对话洋码头曾碧波:该理性看进口电商热了
对话洋码头曾碧波:该理性看进口电商热了

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说,他不惧天猫等大佬加入,也不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激烈竞争,担心的是行业三大隐忧不能去。

【编者按】“这几年国内电商把国内零售冲击得稀里哗啦,过几年进口电商黄雀在后地又把国内电商冲击的一塌糊涂,这个格局多么有意思。”进口电商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说,他不惧天猫等大佬加入,也不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激烈竞争,他担心的是行业三大隐忧不能去,弄得自己的那块蛋糕也吃不了。在跨境进口每年翻倍增长的热潮之下,亿邦动力网联系到曾碧波,进行了一场既热血沸腾又冷眼旁观的对话。

有些行业难题大佬也无奈

亿邦动力网:在线零售出口用了四五年才热起来了,在线零售进口两年就吵得很火,炒作的成分大吗?

曾碧波:在线进口交易量每年翻倍增长,速度算是很快了,但是整个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,现在跨境零售进口出现了三个一头热的现象。一是政策跑到行业前面,政策改革推得很猛,六个试点口岸政策都很好,但是真正的交易量却没快速上来。二是媒体和资本过于关注和追捧,有实力和有产业沉淀的项目少;三是国内的市场上来了,国外的商家还不积极。所以说,跨境在线进口有点吵得过热了。我经常自省,媒体和资本把我们捧高了,自己千万要冷静。我更着急跑到国外去给商家洗脑,什么时候华尔街日报像你们这么起劲了,我们日子就好了。

亿邦动力网:中国市场这么大,为什么海外商家还看不上?

曾碧波: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完全是两个市场,中国一个产业起来只要三到五年,一个时代就结束了,撑死到八年就完了,这个周期太快了。而欧美的流通业需要十年到二十年,他们有自己固有的节奏,不会因为中国有市场就加快步伐。这点与中国商人不同,中国人觉得我帮你你多卖一些东西不是很好吗,今年你卖五百万,明天我帮你卖一千万,这是不得了的事情。但是对于欧洲的品牌商来说,他们一般是家族企业,产量只有那么多,卖欧洲市场就可以了,对中国的大市场没那么积极。况且,有些公司设有类似中国副总裁这样的职位,或者在中国设有代理商,忽然把这中间环节去掉,肯定会遇到利益集团的阻碍,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。

亿邦动力网:天猫去谈也改变不了国外商家的态度?

曾碧波:这个还是需要时间去沉淀,需要中国市场和外国市场不断的进行沟通和磨合,不是一朝一夕靠谁就能完成。

很难,他们招商做了大半年了也没有效果。

亿邦动力网:即便砸钱、加人也解决不了问题吗?

曾碧波:有一个转换周期,比国内招商来得慢。

亿邦动力网:怎么能改变这一现状?

曾碧波:海外招商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,对比国内的情况就很容易明白——中国在线出口发展十年了,也才有凡客等少数品牌在做小规模尝试。相同的道理,海外商家那帮人也需要洗脑。现在只能等,等海外商家做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一个一个多起来,那个时候招商会容易点。

亿邦动力网: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网站海外商家暂时只有200家?

曾碧波:是的,当然也和自身力量、业务节奏有关系,洋码头还是一家比较小的公司。现在商家现在200多个,去年年底只有50多个,未来要两三千家商家才好。

亿邦动力网:许多资本在关注洋码头,为什么不借用他们的力量?

曾碧波:对于资本,我认可前辈们分享的心得——资金进来只能加速业务发展,但没有办法令业务节奏提升一个档次。跨境进口整个产业还不成熟,几千万美金投在这个行业内激不起大波澜。砸几千美金进去根本不会冒个泡,因为譬如前面提到海外商家还没准备好,他们对中国市场有想法但没行动,中国海关每天清件能力也有限,这不是资金能解决的问题。

亿邦动力网:除了招商难之外,支付和物流也会是问题吗?天猫国际、苏宁、京东这些大佬进来,会不会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?

曾碧波:支付没有难题了,但物流还是问题。跨境进口物流彻底解决,需要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梳理,大佬的加入会在某些层面推进发展,但国际物流彻底解决涉及的环节太多了,大佬加快的速度也有限。 大佬加入也不一定能有所帮助。

比竞争更可怕的三个担忧

亿邦动力网:以上讨论的困难,某个大佬解决不了,但假设天猫国际联手顺丰跨境物流呢?如此会不会给你很大的压力?

曾碧波:压力肯定有,但正规军进来在我看来是好事,我们安静地做了四五年三年,过去太寂寞了,我和投资人说一百句,不及天猫说一句。现在投资人主动过来问我某些问题,其实三年前我就回答他们了,但是当时他们没听进去。现在行业还处在摸索期,一些资金砸进来也不会很快有效果,大佬的优势发挥不出大家的机会还是平等的,现在天猫砸一个亿进来我不会害怕,但过两年我会害怕。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,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行业标准,利用先发优势做好自己的价值。

亿邦动力网:亚马逊和ebay在招商上具备天然优势,在中国又有现成的团队和资源,如果他们做跨境进口业务的话,会不会比洋码头强一大截?

曾碧波:他们手里握着金矿,但是不会挖。本身eBay的DNA和国内市场就不太一致,他们的策略和中国市场实际情况还是有所偏差,就像手里有把很好的枪,对着中国市场瞄着打,但老是打不准,动不动就依据大型咨询公司做报告,做出来的策略老觉得不对劲。

亿邦动力网:你的判断是,进口生意没有eBay和亚马逊的份。

曾碧波:一定是中国本土企业在做,与亚马逊和eBay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。只要是零售领域,必然是由消费者驱动的,谁更懂消费者谁就决定市场。国外那些企业做中国市场总是隔了好几层,比如中国区负责人是新加坡人,然后再找两个中国人做业务总监,业务总监给新加坡人汇报,新加坡再给美国人汇报,太难做了。所以说,跨境进口必定是中国企业把海外产业打通,最后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来定义市场。天猫国际做有戏,京东去做有戏,苏宁来做也有戏,但是亚马逊和eBay来做就好难,不过他们最好可以学学雅虎做投资,坐着阿里巴巴的飞机走,赚得又多又靠谱。

亿邦动力网:洋码头的先发优势有多大?会不会很容易被超过?

曾碧波:暂时我不关心竞争对手是否会超越我们,也不关心他们是否做类似的事情。我最害怕的三件事与这无关,一是水货是否会泛滥;二是如果海淘电商冲击国内零售太厉害,中国政府会不会很紧张,进而叫停海淘产业。三是怕有人拿出一笔钱来破坏规则,没货就大量走私,贿赂海关毫无底线,铺天盖地打广告,结果消费者上来了却没好货,配送时间要一个月,那就坏事了,消费者吐槽的不是某个网站,而是整个跨境进口行业。

亿邦动力网:水货的比例大吗?什么渠道最多?

曾碧波:比例挺大的,主要在淘宝,远比我们正规军大得多。他们不用交税,价格比我们更低,线上和线下都有。

亿邦动力网:政府叫停跨境进口业务最致命,你觉得政府这么做的几率大吗?

曾碧波:出于三点理由,我认为中国政府肯定会支持进口业务。一是出口多进口少造成中国外币储备过多。二是日用消费品通货膨胀太厉害,电商是抑制物价上涨、推动流通改革的一把利剑,你看物价涨得这么厉害,淘宝的价格还是涨不起来。三是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,融入得也越来越深,每年出口数以万计,多少也要让别人赚钱吧?贸易摩擦也会迫使中国政府调整态度。

逼得国内电商发慌才有意思

亿邦动力网:你怎么预计跨境进口这几年的发展态势?距离价格战那天远不远?

曾碧波:2014年是媒体一头热,产业事业本身还处在摸索阶段,不太合适投太多钱进来,投太多钱只会把他烧死。2015年将会出现较大范围的竞争,适合投资的项目也会增多。2016年到2017年竞争会白热化,那个时候大家到处建仓,大打价格战,互相吐口水,全场免运费,什么竞各种争手段都会拿出来。

海淘代购

图:关于跨境进口的几个数据

亿邦动力网:价格战快上演了,洋码头准备了什么狠招?

曾碧波:洋码头最着急解决的是产业的瓶劲,解决了行业瓶颈竞争力自然就有了。一是加大招商力度,范围从美国扩大到欧洲和澳洲,采用当地的团队,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商业逻辑在做。经过大半年到一年的时间,我们希望洋码头是商品最全的海淘网站。二是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,直邮配送的效率和成本已经突破瓶颈了,但有的商品不适合直邮,比如很轻、很小、价格很便宜的商品,一共60块钱的东西指望消费者用30块钱的邮费也不现实,所以洋码头增加传统大宗贸易的服务方式,进一步降低门槛和成本。第三个,做移动互联网布局,告诉国内消费者海淘很简单,性价比很高。

亿邦动力网:洋码头在移动上的布局不算早,去年八月份才开始。为什么不更早点?

曾碧波:移动要用新团队,不能用现有的研发人员,我们的精力与资金都有限,这是着急不来的。移动布局之后效果太好了,现在百分之六七十的交易量来自移动端。三个月交易量涨了四五倍,这在PC端需要两三年的时间。所以,未来我们会在移动端倾注更多的资源,APP“扫货神器”将来会升级,添加特卖、团购、秒杀等功能。

扫货神器

图:扫货神器截图,海外买手直播各大商场、卖场、outlets扫货实况,现场拍照发布各大促销以及商品。国内用户通过全球各大促销直播,一键下单支付。海外买手经过洋码头考察,卖得越好的被推广的权重越高。

亿邦动力网:移动端的什么表现最令你惊喜?

曾碧波:好几次团购活动四天就把货送到消费者手里了,海外团周四下午刚结束,飞机当天晚上就起飞,周一就到消费者手里,我惊讶的是物流环节可以优化到极致。还有就是日本和英国市场比美国市场更令我诧异,有次日本一个超市导购一个人几个小时卖了3000单,英国一个人4个小时卖2000单,这两次活动都是个人发起的C2C团购。我原以为中国人最想要的是美国货,没想到对英国和日本的产品需求也那么大,中国消费者购物口味丰富得令人吃惊。

亿邦动力网:四天收到货的消费者回头率更高吗?

曾碧波:我们还没看。不过如此做下来肯定是正循环,同样的商品,价格比国内便宜一半,四天就收到货,消费者还会在国内买吗?

亿邦动力网:现在会海淘的用户还是极少数,譬如洋码头有四五十万用户,而天猫有1亿多活跃用户。目前洋码头入驻了天猫,还和苏宁达成了合作,从国内电商大平台拉客效果如何?

曾碧波:海淘用户与国内网购用户数量级差太远了,不过中国消费者购物是价值驱动,不是价格驱动,如果他们知道海淘性价比高又便捷,他们会蜂拥而至。现在问题是,只有海淘用户才知道,普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海淘的途径。所以今年我们会增加一些一两百块钱的小商品,令他们可以大胆尝试海淘。至于从国内电商平台拉客,我最怕的是海淘会触动他们国内业务,使得他们阻碍海淘发展,比如京东有款飞利浦剃须刀卖1200,我们只卖600,京东就不让我们卖了。

亿邦动力网:现在洋码头商品也不多,未来什么品类一定会拓展?

曾碧波:选择海淘的主体用户基本是想提高生活品质但预算有限,洋码头会以这个主题搭建产品框架,我们会从母婴扩展至食品、保健、居家、运动和时尚。

洋码头

图:洋码头的业务情况

亿邦动力网:洋码头在美国建了三个仓,欧洲建了两个仓,澳洲建了一个仓,数量不多也是因为商品不够多?

曾碧波:这倒不是,建仓的过程很耗心,需要在当地找仓库、找团队,快不起来,我们速度已经算快了。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进取,一两年之内没有快速发展,前面说的布局做不到,被淘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。

亿邦动力网:你曾经预估,到2017年在线进口占网购总额的7%,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?那个时候洋码头在进口电商中会处在一个什么行业位置?

曾碧波:我是根据消费者的数量级来预测的,海淘用户不可能是屌丝,也不可能是太有钱的人,以25到35岁、收入在5000到2万之间的一二线城市女性为主,这部分人到2017年应该占整个网购人群的25%到30%,按照25%的转化率来算差不多就是7%。现在海外购物占整个网络销售的比例逐年增高,去年3%,明年5%,2017年突破7%不是难事。如果有一天,用户海淘就像在京东和淘宝买东西一样方便,真正崩溃的不是我,而是国内那帮电商。你想想,国内电商把国内零售冲击得稀里哗啦,过几年进口电商黄雀在后又把国内电商冲击的一塌糊涂,这个格局多么有意思。至于竞争中我能做第一、第二还是第三,那是投资人感兴趣的。届时只要洋码头做的事靠谱就会有蛋糕吃,仅仅是做一百亿还是一千亿的区别。


信息来源:亿邦动力网
更新时间:2016-06-20
点击次数:2568